相信有不少人,初听到ipv6这个词会感觉有点陌生。但肯定大部分人都听过ipv4,或者就叫ip 这样总听过吧?通常我们称呼ip其实大意就是指ipv4,现在的设备联网基本都是通过ipv4来相互联网的。但随着全球ipv4资源的耗尽,不得不推出ipv6。他们都可以统称为ip,只是区别在于你的是v4还是v6ip。
1、什么是ipv4?
IPv4 全称是 互联网协议第4版(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)。它就像是给互联网上的每一台设备(电脑、手机、服务器等)分配的“门牌号”,方便设备之间找到彼此、传递数据。
IPv4 地址是由 4组数字 组成的,比如:192.168.0.1
每组数字在 0–255 之间,用“.”隔开。
这样一共能提供大约 43亿个独立地址。
1. 为什么需要它?
因为上网设备越来越多,IPv4 提供的 43 亿个地址已经不够用了。于是后来人们发明了 IPv6,地址长度更长,几乎可以做到“无限多”。
2、什么是ipv6?
IPv6,全称 互联网协议第6版。主要是为了解决 IPv4 地址不够用 的问题。在速度与连通性方面也不存在谁高于谁。
1. IPv6 地址长什么样?
IPv6 的地址比 IPv4 长很多,由 8 组十六进制数 组成,用冒号 :
分隔,例如:2001:0db8:85a3:0000:0000:8a2e:0370:7334
为了简化,可以把里面的 前导零 和连续的 0 省略,写成更短的形式,比如:2001:db8:85a3::8a2e:370:7334
2. IPv6 有多少地址?
- IPv4:大约 43 亿个地址。
- IPv6:大约是 2^128 ≈ 3.4 × 10^38 个地址。
你可以理解为:IPv6 的数量多到 给地球上的每一粒沙子都能分配无数个地址,根本用不完。
3. 对比一下 IPv4 和 IPv6
特点 | IPv4 | IPv6 |
---|---|---|
地址长度 | 32位 | 128位 |
写法 | 192.168.0.1 | 2001:db8::1 |
地址数量 | 约43亿 | 几乎无限 |
安全性 | 需要额外配置 | 内置安全机制 |
普及情况 | 目前主流 | 正在逐渐普及 |
3、好处显而易见!
政策与计划(时间线)
- 2017:中办、国办发布《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》,把 5–10 年路线定下来,提出到 2025 年“规模全球领先”的目标与分阶段任务。中国政府网
- 2021:中网信办、发改委、工信部联合下发加速部署通知,明确到 2023/2025 的量化指标,并要求新上市家用无线路由器默认开启 IPv6、推动 “IPv6 单栈” 试点。中国政府网
- 2021–2023:“IPv6流量提升三年专项行动”聚焦应用和终端放量,要求头部 App 提升 IPv6“浓度”、云/CDN/数据中心默认启用 IPv6。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
- 2024 工作安排:把目标细化到活跃用户、物联网连接、固定网与移动网的 IPv6 流量占比、政务与行业系统升级、家庭路由器与机顶盒默认启用等十个方面。中国政府网
- 2025 工作要点:年底目标更新为活跃用户 8.5 亿、物联 11 亿、固定网 IPv6 流量 27%、移动网 70%,继续推进单栈与行业融合。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
现实进展(数据)
- 2025年6月:活跃 IPv6 用户 8.34 亿(占网民 75.29%);全国 IPv6 流量占比 31.12%,其中移动网 66%、固定网 28.32%。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全国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网
- 2024年中:CNNIC 报告显示活跃 IPv6 用户 7.94 亿,移动网 IPv6 流量占比 64.56%;同时我国 IPv6 地址规模继续增长。cnnic.com.cn
- 国际侧量:APNIC 的用户侧测量显示亚太 IPv6“能力”已过 50%;中国体量大、能力持续上升,但各机构的“能力/偏好/流量”指标口径不同。APNIC Blog
为何你仍觉得“陌生”?——几条更接地气的原因
- “无感部署”导致感知弱
大量网络是双栈(IPv4+IPv6),应用/系统自动选路,用户几乎无感知;只有当遇到“仅 IPv6”或明显体验差异时才会注意到。政策也在推动向单栈过渡,但这是渐进式改造。中国政府网+1 - 固定宽带端改造比移动慢
从数据看移动端 IPv6 占比明显更高,固定网受老旧家庭路由器未默认开 IPv6、企业网关与专线升级等因素影响,推进较慢,这直接拉低你在家/公司对 IPv6 的“体感”。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全国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网中国政府网 - NAT/CGNAT 把 IPv4“勉力续命”,用户缺乏升级动机
运营商级 NAT(CGNAT)在全球广泛使用,也在国内常见(如拿到 100.64.0.0/10 网段),它缓解了 IPv4 紧缺,让“先用着”的现实更可持续,于是用户侧“非升不可”的痛点被掩盖。h3c.com腾讯云 - 内容与平台的“长尾”尚未完全到位
头部 App 和云/CDN 基本都支持 IPv6,但中小网站/内部系统改造不齐,遇到 IPv4/IPv6 混合内容时仍会回落到 IPv4。这也是政策重点督促的方向。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政府网 - 测量口径引发“错觉”
一些国际看板(如 Google 的 IPv6 统计)只统计能访问其服务的用户,而这些服务在中国大陆可达性有限,因而低估了国内实际使用度;而国内权威监测平台与 CNNIC 的口径基于全网。Google - 企业与安全/运维惯性
许多企业内部以私有 IPv4 地址与 NAT 为中心构建了多年的安全与审计体系,向 IPv6(特别是端到端可达的模型)迁移需要策略/日志/运维的再设计,短期内会更谨慎推进。政策文件也把IPv6 安全与地址管理作为刚性要求提出。中国政府网
结论
- 并非“没推进”,而是“推进很深、但对个人用户是无感的基础设施升级”:从国家层面的目标到各行业改造都有明确抓手,数据也显示使用规模不小,尤其在移动侧。中国政府网+1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
- 你之所以陌生,多半是因为双栈与固定网的节奏差异、以及 NAT 缓释了痛点。随着路由器/专线默认启用、更多系统转向IPv6 单栈,你能感知到的“全 IPv6 体验”会逐步变多。
根据政策和推进深度分析,在生活中ipv6已经属于非常常见的技术应用了,只是普通人无感,你无法区分自己使用的到底是v4还是v6网络。所以这也就导致了当某些软件或技术需要指定用到ipv6的时候,你发现自己用不了,也不知道如何开启使用。下面就正式进入教学。
4、给自己的设备开启ipv6
前提:开启ipv6功能大部分需求都是因为要使用科学网络,另外运营商、Wi-Fi 路由器必须支持 IPv6,否则手机端再怎么设置也不会生效(在连接WiFi的前提下)。相对于手机,电脑开启ipv6是一件复杂的事情。
- 手机设备是百分百有ipv6功能的,只是部分设备需要手动开启ipv6功能
- 电脑除了开启电脑本身ipv6功能外,还可能需要进入路由器开启ipv6,甚至还需要给运营商打电话要求开启ipv6!